第1455章结好(1 / 2)

“俺与贤弟一见如故,也不相瞒,俺当初投身薛举,为通事舍人,后来薛仁杲败亡,俺才随阿爷一道来了长安。

后从李世民,就是外面大家传的天策府旧人。

陛下一有宇内,俺才去了晋阳,当了两年的晋阳令。

贤弟统领羽林卫士,那一定是陛下亲近信重之人,俺非小人,必先明告于贤弟得知,若有嫌弃,这酒咱们恐怕也就喝不得了。”

也只饮了两杯,菜还没用几口,褚遂良便把自己的来历大致说了一下,以免之后惹来麻烦。

只是他心眼多,隐隐有激将之意,对面不管官职多高,都还是个年轻人,年轻人最怕被人瞧不起了。

公孙安愣了愣,接着便随意的笑道:“这话可好久没听人说起过了,褚兄在外多年,许是不很晓得京中情势。

什么天策府旧人,伪王属下,那都是旧事了,已没几个人在意这些……”

他仰头想了想,接着道:“司农寺卿窦卿正褚兄晓得吧?”

褚遂良安心的点了点头,司农寺重建以后,派遣官员到各地督促农事,他作为晋阳令哪能不跟他们打交道?

“陈荣公一脉,俺如何不知?”

公孙安笑道:“就是说嘛,窦卿正还是李渊的女婿呢,如今不也位高权重,陛下与他也很亲近,褚兄这些来历又算得了什么呢?”

褚遂良心说,这个例子举的可不怎么样。

人家扶风窦氏门户高峻,现在是皇帝的老乡不说,人家窦光大听说跟当今圣上还有些旧交。

李三娘那就不用说了,李二娘据说……嘿嘿……若是传言为真,那还真是亲近。

心里龌龊的想着,同时却是举杯道:“贤弟说的是,可俺哪能跟扶风窦氏中人相比?贤弟不以俺的来历见弃,可见心胸,来,俺敬贤弟一杯。”

河南褚氏其实也是汉姓望族,只是现在就不用提了,只剩小猫两三只,跟人叙不起家世。

两人在来历上唯一有点共同点的是,褚亮父子一脉迁居钱塘,公孙安是襄阳人,虽然一东一西离着老远,可却都属于南人之列。

在北方为官,南人也能算是一个群体。

…………

褚遂良开诚布公,把话说开了,一下便增加了两人的熟悉感。

轮到褚遂良发问,大家交往,先就要叙一叙家世来历,然后就是官职,接着才是寻找共同话题,比如说大家交集在何处。

如果一切都很契合,相互有所诉求,那就能继续交往下去。

公孙安是这么说的,“俺是襄阳人,可自小就跟在一位世叔身边,后来入到汉王府,陛下的家在何处,俺就跟到哪里。

说来不怕褚兄耻笑,俺这个羽林将军得来也是侥幸,陪着皇子耍耍身手,教些武艺,耍着耍着便成了将军,既没上过战阵,也无多少军功,和旁人没法相比。”

这话说的不是炫耀胜似炫耀,褚遂良听了感觉喝进嘴里的酒都没了多少滋味。

他这自打懂事起,二十多年以来,拼命上进,可命运多舛,每次都是刚刚有所起色,就处处碰壁。

回想起来那是一把心酸一把泪,刚到三十的年纪,栽的跟头已是数也数不清,看看人家,耍着耍着就当了将军,褚遂良郁闷的直想吐血。

他这人心事多,公孙安则完全相反,是真的心胸磊落,事无不可对人言。

酒过三巡,菜过五味的时候,褚遂良便大致了解到了对方的家世。

公孙安的叔父是兵部郎中刘朝宗,这个人褚遂良没有听说过,不过能把世交之子送到皇帝身边,说明是皇帝近人无疑。

公孙安父母都亡于战乱,如今只是孤身一个。

他还不好意思的告诉褚遂良,之所以从宫中搬出来居住,是他要娶亲了,一个酒家娘子,比他岁数还大上许多,给窦建德看门的时候见到的。

这让褚遂良颇为佩服,有如此际遇,却又如此任性的人,他是头一次见。

一位正五品的羽林将军,娶一个年岁老大的酒家娘子为妻,如今长安的风气已经开放到如此地步了吗?

公孙安却很得意,他身体强健,酒量极好,不是什么酒后多言之人,他是真的很得意。

他就看中了刘娘子洒脱,利落的性情,两人又都是孤身一人,不用什么三媒六聘,只要两人约定好了,差不多事情也就成了一半。

另外一半则是他要禀报叔父,还有几位老师,把刘娘子带到他们面前瞧瞧就行。

也就严师有些话说,他拿着剑去跟严师比了几场,严闾人“老怀大慰”,直说自己教的好,之后就再也不来作梗了。

实际上他不知道,对他自己找了个婆娘的事情,刘朝宗也很不满意。

还公器私用的派人到河北着实打探了一番,把刘娴(窦线娘)的家世好好捋了捋。

得益于河北被祸害的不轻,窦线娘假刘赟侄女之名入京,如今刘赟已经病死,基本上是查无可查。

刘朝宗这才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