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章 为百姓谋福祉(1 / 2)

为百姓谋福祉

连下了三日的雪,到了正月初十这日早上终于停了。

只是雪后天寒,日头上来,照得积雪一片金光灿烂,却仍化不去这寒意。

已然是第十日,年味儿淡了许多,前些时日一大早还能听到宫外的街道放鞭炮的声响,现在倒是只剩零零散散偶尔窜上天的鞭炮。

越春窝在摇椅里,身上盖着大氅,怀里抱着汤婆子,偶尔听着声音抬眼,还能看到天上爆开的纸皮。

宫里相较冷清了许多。

漱石大老远匆匆忙忙地跑过来,越春看得新奇,连椅子也不摇了,盯着她由远及近。这丫头少有这么仓皇的样子,不知是出了什么大事。

漱石将将走到摇椅跟前,便压低声音张口道:娘娘,乾清宫派人来传唤了。陛下似乎是不行了!

越春脸上有片刻的空白,随即一边起身一边问道:昨日晚上不还是好好的?

漱石道:世事难料。刚刚瞧见许多人在往乾清宫赶呢。

这事非同小可,越春也不敢耽误,理了理衣服便往乾清宫去。一路紧赶慢赶,正走到殿前台阶中间时便听到内侍高唱了一声皇帝驾崩。

越春卡得不上不下,心里也说不出来什么滋味,跨完了最后几级台阶上去,里面早已跪了一大片人。

再往里走,寝殿里除了一干内侍宫女,竟然只有荣绵和扪拮二人。越春点了点头,算作招呼,相顾无言。

戚廉隅和赵逾和未过多久也到了,想来也是听到了消息才赶来,是以这样的沉默没有持续太久。

先皇未立储君,一朝殡天,帝位空悬,朝臣大有推赵逾和上位的趋势,荣绵却在此时道出先帝口谕,将皇位传给荣绵公主。

群臣大骇,且不论事情真假,女子做皇帝本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,难道本朝还要出一个武皇?

反对的声音太过强烈,接连两个高官撞柱表示反抗,剩下的也都以头抢地,劝道三思。

先帝尸骨未寒,后事还未安排,再要此刻登基掌权未免闹得太过难看,荣绵只能先退一步,全权监国,但不即刻即位。

扪拮大师此时却也出面相证,他位高权重,且又是佛门中人,想来确有口谕一事,玉玺又在她手里,是以朝中虽诸多不满,但也勉强认下了她监国一事。

皇帝一去,越春自然而然晋升,甚至还成了个太后,是以先皇身后事,皆由她与荣绵二人一同操办,委实忙得她焦头烂额。

好容易熬到了第二十七日,服丧最后一天,按理这天新皇要撰写先皇谥号,再交由大臣篆刻石碑,牌位带回太庙。荣绵近来事忙,越春等了许久不见消息,只能自己来养心殿找人。

守门的内侍早已是熟门熟路,加之荣绵有过吩咐,也没阻拦她,容她入内等候。

越春坐在屏风后的书案前,笔端抵着下巴,想了十来个谥号,一一记在纸上,半晌终于听到脚步,却不像是一个人。越春迟疑了一瞬,没有立刻发声。

接下来便听到推门和荣绵的声音一同传来:此时已有决议,不必再提。

然后是某个大臣的声音,语气一波三折,委实有唱出来的感觉:长公主,赋税变革实在牵扯过大,稍有不慎,反而是玩火自焚。

荣绵嗤笑一声,道:此变法是利民之举,徐大人如此反对,莫不是忧心无民脂可再搜刮了?

这话说得重,那徐大人语音颤抖,道:臣一心为国,怎会搜刮民脂民膏,长公主若执意曲解,臣只有以死明志!

徐大人说罢真往那柱子上撞,这下便又有另一个大臣跳出来,嘴里说着:徐大人冷静!一边拉架,这徐大人也大约是真被拦住,没能死成,拦着他的那位大人这才开口:长公主,万事讲究个循序渐进,赋税乃是国库来源,此时一刀切下去,国库一旦空虚,赈灾及军事拨款难免受阻,到那时便是追悔莫及呀!

徐大人附和:正是这个理!

荣绵道:普通百姓赋税虽减轻,但亦加强了高官商户的赋税,此番下来哪来的国库空虚一说?徐大人和张大人若是老糊涂了,便择日告老还乡罢。

两个大人闻言一噎,这了半天也再说不出个所以然,荣绵揉了揉额心,叫内侍送客。

殿里安静了不过几瞬,却听扪拮道:长公主本打算以理服人,收拢人心,刚刚又何须这般强硬?

荣绵声音明显缓了许多,透出些疲意:如何没跟他们好好说?说了他们听吗?如今倒真觉得,以权压人着实好过以理服众。

说罢又冷哼一声:朝廷里蛀虫何其多,此番是牵涉到他们自身利益,这才着急出头。若不是现下根基不稳,真要把这些败类全揪出来才是!

扪拮没再回话,但二人脚步声明显越来越近。越春站起身来,同转进屏风的荣绵对视了个正着。

越春被迫偷听了一耳朵,不能说不尴尬,道:原先在此处等你,未曾想还有朝臣同来。

荣绵愣了一瞬,很快反应过来,道:无妨。陈姐姐此番前来是有什么事吗?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